[索引号] | 1161080001608208X7/2018-00352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发文日期 ] | 2021-01-22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2018〕250号 |
[ 名 称 ] | 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290号提案的复函 |
签发人:郭培才
榆政发改函〔2018〕250号
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290号提案的复函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提案》(第29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划方面
关于建设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具体规划如下:
(一)根据《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发展定位之一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面确立生态优先理念,弘扬“榆林治沙精神”,统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建设“美丽榆林”,努力建成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二)根据《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2-2020年)》,战略定位之一为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0部委联合发文,将榆林市列为全国第一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旨在通过规划、制度、投入、科技的创新引领,为生态脆弱地区和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发展探索道路和总结经验。
根据《榆林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总体规划》,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示范项目是规划的重点示范项目,建设内容为: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结合的方法,防治水土流失,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形成“沟底坝地玉米、缓坡梯田小杂粮、山腰红枣、山地苹果等经济林木、山顶核桃、灌草相搭配”的土地利用特点。同时,以米脂高西沟、绥德韭园沟等黄土高原治理典型村,发展“黄土人家”农家乐旅游;沿无定河两岸发展新型经济林产业基地,从而形成生态美、环境美、村容美,生活富的新农村。
开展高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一是在现有塬水下沟的沟头修建沟头防护工程,塬面修梯田,实现保塬目的;二是在打谷坊、修建治沟骨干工程,营造护坝防护林带,实现固沟目的;三是新建沟道径流上塬、塬面涝池、水窖等工程,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果园、农田节水灌溉问题,通过种植核桃、红枣等经济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四是结合土地治理、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等,采用果树节水灌溉与适产高效栽培技术、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常绿(油松、侧柏)抗旱造林技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形成塬面林草、沟坡林果、沟道农田和径流集蓄利用为一体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二、关于产业发展方面
按照《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将围绕南部重点县,立足资源条件和农业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创新完善机制,加快实施特色农业产业促增收战略,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下一步将因地制宜,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加快蔬菜提质增效,加快优质山地苹果基地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十一大工程建设,形成“以玉米、马铃薯为主导,小杂粮、山地苹果、瓜菜为优势,中药材、油料等为特色”的产业布局。同时我市正在开展《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出台后将会是我市南部丘陵沟壑区产业发展的重要蓝图和指导。
三、关于改善基础方面
近年来,全市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和改厕,加快太阳能、光伏、节柴灶、大型沼气池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目前,“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正在进行,我们将会根据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进展和出现的问题作出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指导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四、关于政策扶持方面
一是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机遇、《榆林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以及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建设的契机,科学规划我市南部丘陵沟壑区的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二是出台了《榆林市地方特色产业集群认定管理办法》、《榆林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和《榆林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管理办法》。推广“飞地经济”,大力推动标准化厂房建设。佳县标准化厂房已入驻企业6户,绥德物流园区标准化厂房已入驻4户,绥德、子洲、清涧已形成具体建设方案。
三是建立了首批“榆林市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基金”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133个,总投资160.73亿元,申请基金投入41.27亿元。
四是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打造黄芪产业集群电子商务聚集区和电子商务培训基地,推动我市南部山区电商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协调佳县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中医药文化有限公司以设备投资400万元展开锅巴合作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其中一期1200万元。
五是《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年)》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深入实施振兴南部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南部县的支持力度,中省资金向南部县倾斜。市政府今年的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继续推动振南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着力破解区域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启动沿黄生态城镇经济带建设,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实施“八大工程”,加快沿黄公路“三改二”和通黄路建设,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带。
五、关于机制建立方面
《榆林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榆林市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的实施,奠定了我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扎实基础,建立了完善的保障制度,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了内生动力,严格了监管体系,强化了舆论宣传与引导,全力保障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各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今后,我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和项目谋划中倾斜支持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为建设“大美榆林、幸福榆林”提供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7月18日
(联系人:吕明武,电话:0912-3232189)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