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001608208X7/2024-00474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
[ 名 称 ] |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36号建议的答复函 |
B类
公开
签发人:崔 渊
石增武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通过拓展煤矸石综合利用途径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的建议》(第13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们所言,我市工业固废种类多、数量大,仅以2023年全市工业固废重点管控企业和500万吨及以上煤矿企业生产工业固废为例,总量约5720万吨,其中煤矸石约3158万吨。在“双碳”目标下,全市工业固废产生量增速虽有所减缓,但短期内仍将居于高位,将会制约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兼顾工业固废利用的减量与提质,探索大宗工业固废多途径、规模化、高效利用已成为我市工业可持续发展重中之重。
一、将煤矸石用于露天矿坑回填
为大力发展我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加快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探索工业固体废物协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途径,采取试点先行先试的方式,待试点建设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全市推广。截至目前,我市共筛选确定了固废协同矿山治理试点项目7个。经我市生态环境局、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协调、努力配合下,榆阳、府谷两地4个试点项目已开工建设,神木3个试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也已进入尾声。7个试点项目预计可利用固废约23881万吨,其中利用一类固废(煤矸石)约20851万吨,利用二类固废(粉煤灰、炉渣等)约3030万吨。
二、将煤矸石用于生产建材、提炼有色金属、化工、农用产品等
我市已于2024年4月-5月对全市生产工业固废的重点管控企业和500万吨及以上煤矿生产企业固废利用情况组织推进会,并针对其固废产量、存量、自身利用情况、第三方处置利用情况等开展全面的摸底核查工作。为统筹规划固废高值化项目、限制低值且市场容量饱和的项目打好基础。截至2024年5月,已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开展3批次共计37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审查评价工作,审查通过项目为16个,实现全市统筹规划、从源头遏制技术落后、产品市场饱和的项目上马。此外,与陕煤战略合作方面,也由市生态环境局以固废物联网监管平台为切入点,正在有序推进。
今后,我市将进一步统筹规划工业固废利用项目,建立县市区、园区大宗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考核制度,对新建产废及固废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工艺技术、产品结构、固废利用效率等综合审查和评价,新建产废项目必须配套可行有效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从源头限制固废综合利用率低、利用方式低端、固废综合利用困难的产废项目建设,促进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化、绿色化、规模化、高技术化发展。推动利废建材产品绿色低碳生产和高端化升级,提高在道路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等领域的利废产品比例,提高多固废路基材料、脱硫石膏砂浆等利废建材在市政工程的使用比例,建设一批产业化示范工程,形成多层次、多品类固废建工建材利用科技支撑体系与产业发展模式。
镁渣制骨料、胶凝材料:利用改性镁渣与粉煤灰等协同制备胶凝材料、骨料等大宗建工建材,逐步引进镁渣矿化固碳制建材等技术,推进镁渣规模化建材利用。在府谷西部老高川等地,布局 2-3个项目,实现综合利用镁渣及其他多种固废200万吨/年以上。
矸石多固废路基材料制备与应用: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混合多种固废配比制备成公路基层材料。依托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等县市区新建道路工程,在工程施工地周边布局相应项目,实现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多种固废100万吨/年以上。
脱硫石膏制石膏砂浆:由电厂脱硫石膏生产β-半水石膏和高强α-石膏,用于普通石膏砂浆和高强石膏砂浆。依托榆横工业区及其他大型电厂布局2-3个项目,利用脱硫石膏50万吨/年以上。
镁渣制建筑装饰板:镁渣经提纯改性技术处理后,协同粉煤灰、电石渣、炉渣、尾矿石粉等生产绿色高性能基础建材,用于制备复合装饰板等功能产品。依托府谷西部区域,布局1-2个项目,实现高值化利用镁渣50万吨/年以上。
煤矸石制焦油联产生态材料:采用煤矸石自热供给热活化技术,提取煤焦油产品,同时生产水泥活性掺合料、土体改良材料、矿井充填材料等生态材料。依托大柳塔等工业园区,布局1-2个项目,实现高值化利用煤矸石60万吨/年以上。
煤矸石制硅肥:利用煤矸石中有机质及无机营养元素,实施煤矸石分级分质进而加工为硅肥,用于生态修复、土壤改良。依托府谷县清水镇及其他煤矿集中区域,布局2-3个项目,实现高值化利用矸石200万吨/年以上。
煤矸石粉煤灰制陶瓷材料等:以高岭岩系煤矸石和粉煤灰等为原料,因地制宜利用兰炭尾气,生产各类陶瓷材料、多孔吸附材料及其制品。依托府谷清水川工业区、榆阳麻黄梁工业园及神木市等其他适宜区域,布局3-4个项目,实现高值化利用煤矸石50万吨/年以上。
气化渣选碳联产建材/化工材料:采用气化渣化学活化铝硅碳分质利用等技术,制备高模数水玻璃、净水剂和碳基复合材料,或生产建材等。依托榆林大保当清水工业园、榆横工业区煤化工园区及其他煤化工集中区域等,布局5-7个项目,实现综合利用气化渣400万吨/年以上。
电石渣短程回用制备脱硫剂:利用电石渣低能耗干法处理成套化工艺实现电石渣深度净化,替代原生石灰石矿物制备脱硫剂。依托神木锦界工业园区等,布局1-2个项目,实现综合利用电石渣30万吨/年以上。
百万吨级Ⅰ级粉煤灰制备与外运:通过分选-研磨-活化等工艺,得到Ⅰ级粉煤灰产品,通过公路-铁路-海运联合方式外运至京津、雄安及其他东部沿海等地区。依托神木锦界工业园区等中心工业区,布局1-2个项目,逐步实现外运Ⅰ级粉煤灰100万吨/年以上。
感谢您们一直以来对我市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7月11日
(联系人:贺 敏,电话:133795626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