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001608208X7/2025-00199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发文日期 ] | 2025-08-06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榆政发改函〔2025〕251号 |
[ 名 称 ] | 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号建议的答复函 |
A类
公开
签发人:崔 渊
张少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榆林现代仓储物流与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议》(第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脉系统,对于提升全市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关于您提出的“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建议
关于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我市先后建成了府谷县惠益民城乡冷链物流园、京东共享产业园、中盛农屠宰加工厂等。布局建立县乡两级冷链物流站点,在全市12县市区布局建立了二级冷链物流节点,在200余个乡镇和城市各主要街道建立了300余个冷链物流三级站点,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和通道,全市冷链物流产业直接服务半径超过500公里。今年6月我市成功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未来基地建设将采取主辅基地发展模式。以京东共享经济产业园和榆阳农投智慧农商城为主,依托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重点突出“产地服务、网络通道、中转集散、开放共享”四大特色功能,建设以牛羊肉冷链物流为主导,兼顾果蔬等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致力于将榆林打造成为国家肉类冷链物流区域性枢纽、“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冷链物流重要集结点。
关于打造多式联运枢纽,我市目前交通网络布局不断完善,铁路方面,全市铁路总里程达1369公里,其中干线铁路里程1000公里,支线铁路里程369公里,建成准神、包神、包西、神大、浩吉、太中银、神朔、准朔等干线铁路,形成“三横五纵”干线铁路新格局,外运能力达到3.73亿吨,年运输货运量2.52亿吨,年周转量552.26亿吨公里。公路方面,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84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57公里,普通国道公路1534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为75.7%,普通省道公路1937公里,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为83.5%。年货运量达3.22亿吨。航空方面,榆阳机场是陕西第二大航空港,是民航西北地区发展最快、吞吐量最大的支线机场。机场开通国内航线40条,通达国内38个城市,年货邮运输量超1万吨。同时,我市利用独特的低空经济生态圈,开辟我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榆林至西安)。依托强大的交通网络,我市煤炭多式联运效果已凸显,下一步将持续整合现有资源,推动农产品等其他大宗商品建立“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实现我市农产品外运“72小时通达全国”。
二、关于您提出的“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升级”的建议
榆林贸融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我市现有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电子商务、供应链运营理念,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我市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进出口环节通关、融资、退税、物流、保险等一站式全方位外贸服务。同时,我市积极谋划推动中欧班列榆林集结中心物流园项目建设,项目按照打造陕甘宁蒙晋区域物流枢纽、辐射榆林全域及周边省市的城市物资集散和分拨中心、服务域内和周边地区对外贸易的物流集结中心、陕西自贸区榆林协同创新区的重要载体来建设。分为国际、国内两个板块,布局海关特殊监管区、公铁联运区、城市仓配区、冷链物流区、综合配套服务区、铁路厂站区等六大主要功能区,建设集仓储、分拨、配送、冷链、物流运输、贸易、金融服务、外贸平台为一体的国际型陆港及保税加工区。项目将引进专业化运营团队和智慧物流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市供应链数字化水平。
三、关于您提出的“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建议
随着全市经济发展,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横山羊肉、定靖蔬菜、山地苹果、子洲中药材等全产业链项目初见雏形,物流与产业发展不断融合。已建成的府谷县惠益民城乡冷链物流园“生鲜电商 + 冷链宅配”模式满足了消费者对生鲜产品便捷配送的需求。园区即将建成投运的中央厨房将实现食材冷链配送“一站式”服务,极大降低餐饮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我市积极支持中盛农投、明杰薯业等企业大力发展羊肉和马铃薯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依托“一县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我市将重点布局建设一个南部县农产品集散中心,力争到2027年底,特色农产品主产村镇的示范性田头市场覆盖率不低于60%、区域仓储设施数量预计达到18-20个;县级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中心覆盖率不低于50%,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站点的覆盖率达到60%;南部各县建成1-2个智慧云仓,冷链智慧化运营管理效率提升15%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辐射带动和农产品集散作用明显增强。
四、关于您提出的“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议
我市积极推动物流领域企业利用中省专项资金、政策性金融工具和专项债等资金,同时,搭建政银企对接桥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物流项目和企业的支持力度。立足长远,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给予引进高层次人才住宿、补贴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跨领域、跨区域的保障合力,为构建现代仓储物流与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实现榆林“双链驱动”提供重要支撑。
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8月7日
(联系人:黄婷,电话:1566776098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