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区多措并举助力项目建设跑出“高新速度”

发布日期:2025-08-18 15:46:46 来源: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 :

榆林高新区聚焦产业发展,狠抓项目建设,通过系统集成协同推动、专班推进、提前服务并联验收”四大创新举措,全力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项目服务与保障体系,切实将项目建设“规划图”高质高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景图”。

一、联动协同,推动招引项目高效落地

高新区立足产业发展规划,围绕高端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科学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制定招商目录清单。创新运用产业链招商“以投代引”招商、应用场景牵引招商等多种模式,积极对接行业龙头、关键配套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全方位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以部门包抓、全员招商为抓手,搭建“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四个一批项目联动协同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招商签约项目落地转化效率。

二、专班推进强化项目建设服务保障

高新区对入区项目实施管委会+项目业主”“双专班”跟踪服务工作机制,管委会专班实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推进部门、一套服务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五个一”包抓机制,每个项目由一位管委会领导包抓,担任“首席服务官”,明确包抓部门并组建服务专班,形成合力统筹推进。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推进方案和时间节点,运用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并联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及“标准地”“红蓝章”等改革举措,持续压缩项目手续办理时间,及时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用水、用电、用气和阻工等突出问题,有效破解“签约易、落地难”困局。项目业主专班负责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和现场施工等建设任务,“双专班”形成合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主动靠前践行“四个提前服务理念

高新区规划建设部门提前谋划布局、主动靠前服务,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提前介入,科学联合研判。在项目核准及预选址阶段,项目开展现场踏勘与选址研判,全面掌握项目周边环境施工条件,结合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开展“联合会诊”,为项目落地提供技术支撑。提前服务,配套同步建设。在项目选址确定后,主动对接企业,精准掌握配套服务需求,提前谋划启动周边道路及管网、管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实现“项目开工、道路建成、管网到位”的同步推进模式,保障项目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无缝衔接提前辅导,件事一次办项目手续办理的要件、流程及各项指标进行“一次性告知”,通过“全流程指导”,协助企业顺利完成相关手续办理,推动“一件事一次办”,减少企业时间成本提前预审,实现“零条件”受理在前期手续申报资料不齐全的情况下,“零条件”开展预审。土地手续办理阶段,提前受理项目总平面图及设计方案审查同步完成方案评审,开展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预审服务,推动项目“选址即设计”“拿地即开工”。

四、并联验收,全力加速项目投产达效

高新区针对项目验收整合资源、压减时限,即项目建成后,将原先分散的规划核验、节能、消防等多个部门的独立专项验收,整合为“竣工联合验收”一个环节,“串联”办理改“并联”推进形成高效联合工作机制。企业只需向牵头部门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由牵头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同步开展现场勘验、资料审核,大幅缩短项目验收时间,加速项目投产达效

近年来,高新区在多项创新举措的推动下,区内重点项目建设不断跑出加速度,中化学5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欣晟绿能二氧化碳乙烷耦合羰基一体化等一批高端精细化工项目实现快建设、早达产;总投资115亿元的延长榆横甲醇醋酸深加工项目50万吨/年甲醇制乙醇装置预计2025年底建成;总投资238亿元的中煤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总体施工进度已完成40%以上,预计2026年全面建成。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在项目谋划上“下硬功”,在服务保障上“用足劲”,在改革创新上“出实招”,在机制运行上“求实效”,持续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

                          (榆林高新区供稿)